在家庭裡,我們都渴望被愛,也盼望能跟親人相處融洽,但越愛一個人,往往有更多說不出口的話。P12

一個犧牲自己幸福,養大小孩的寡母,小孩身上的壓力會非常沉重。對東方人來說,寡母的付出令人尊敬,對西方來說,卻覺得不可思議,因為所有的犧牲,總藏著許多怨懟,請把自己的快樂放在人生序位最前面,這不是自私,而是讓你的孩子學到你追求快樂的態度,而不是讓他學會唯有犧牲,才會得到尊重的價值觀。P15

那些在內心被認定為家人的對象,正是我們想要倚靠的存在。然而,也因為這份期待,對我們造成最大的傷痛的往往也是家人。P21

所謂獨立,並不是只有生理上離開家庭。P38

真正的獨立不該向父母要求,而是自身應該成長,並實際付出行動。百分之百服從父母意見的子女,在成人(以就業或結婚的轉捩點為準)之後,大多會走向兩條路,要不變成事事依賴的大孩子,要不索性與父母斷絕往來。無論父母或子女,目標都是為了讓各自的人生過得更好些,因此務必做好隨時放手讓彼此自由的準備。P41

孩子們要在這個世界生存,依賴的絕對不緊是好的學歷或豐厚的財產;而是即使父母不在自己身邊後,他們仍能好好活下去的恢復能力、耐力、適應力。P48

一場成功的對話,百分之九十九取決於耐性與積極的傾聽。P49

任何愛情,只要無法擁有經濟與情感上的獨立,便無法歷久彌新。P82

好的父母是樂意於在離世之前,漸漸地與子女拉開距離,讓子女最終能夠好好地、獨立地,活在一個沒有父母的世界。P89

與其花時間將自己包裝成悲劇主角,倒不如用同等時間去摸索,如何透過具體的方法獲得他人尊重,才是更重要的關鍵。P97

法國哲學家蒙田(Michel de Montaigne):「嫉妒,是最無益且痛苦的疾病。」

Family should never turn against family.

「如果想讓家人感覺幸福,具體需要些什麼條件?」「不讓彼此受傷,和陸相處的包容心。」P98

正因為太了解彼此、與彼此人生有著太多重疊,家人才往往會帶給彼此最深刻、頻繁的痛苦和傷害。P99

當人遇到金錢問題時,通常源於某種心理情結作祟,金錢只是誘發該情節的原因之一而已。金錢,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單純只是貨幣,同時也成為了象徵愛、地位、人品的量尺。P100

愛情與婚姻不單單只有浪漫故事所包裝的美好,而是一次又一次彼此磨合忍讓的選擇現實。P112

我們必須懂得愛自己的肉體與心靈,才懂得愛別人與被別人所愛。P126

無法尊重彼此嗜好的夫妻,或是金錢觀及人生規劃迥異的伴侶,其實內心都充滿著各式各樣的雜音。P146

無論是何種壓力,不要只以障家人的庇護,而是靠自己去解決才是首要原則。配偶不是為了治療我而存在的醫生,也不是必須要給予安慰、哄騙我的保母。如果希望家人間的愛可以長久維持,那麼就需要給予彼此更多獨立空間與時間。P164

越是過度激進地想改進家人的錯誤或缺點,越容易破壞彼此的情感;最親近的善意勸告,往往聽來更使人煩躁。世界上沒有人有辦法改變另一個人的性格。如果是真心地愛著自己的家人,反而更應該默默地支持對方,靜待對方自我內心的蛻變與成長。P166

尋求諮商的伴侶,內心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建言,而是對方的共鳴、慰藉與給予溫暖的力量。

正如我們需要川著合一的遮蔽衣物,才能正常生活;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也需要略為誇示的稱讚、善良的七滿與布拆穿謊言的智慧。P174

愛不是交易、不是強迫,而是懂得接受一格人員有的樣貌。P177

攜手共度漫長歲月的夫妻,除了能包容彼此的缺點,通常還深諳提高自我自尊的方法。P186

當對另一伴產生不滿時,協調得比爭執消耗更多的能量;這是因為,要求對方解決自己無止境的慾望與受傷的情緒前,我們必須先自我療傷。P187

一段關係的破損,往往不是因為一次的失意或人生難關,而是彼此太過煎熬的情緒壓力,這才是愛情無法完好如初的問題根源。P190

當我們無法理解彼此「為什麼會這麼做?」時,請不要只顧著責備,而是該努力尋求途徑,探索出能清楚傳達自己真正想法的方式。

不再與自己討厭的人見面,對自我的精神健康及其有益。

父母提供物質層面的幫助,看似是為了孩子們好,實際是在默默地阻礙子女們的獨立。藉此讓受不了苦的子女,持續留在父母身邊,延遲他們脫離自己的時間。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,從父母身上得到的幫助,終有一天得以其他形式歸還。

用愛養大的孩子,能將愛內化,即使失去外在資源,也能憑恃自身力量存活下去。正常人需要的,算稍有不足,只要願意盡全力「夠好就好的父母(good-enough parents)」。對一般人而言「夠好的父母」又該是什麼樣的人呢?只要懂得教孩子是非對錯,並教導孩子學會努力生活、用心工作;在對自己好的同時,也擁有體諒他人的同理心;讓孩子即使感到憤怒、不幸,也有能力調整自己,好好維持生活;那麼任何人,都能成為「夠好的父母」。

只顧發洩怒氣,而不提出建設性的觀點,或者老是扯開喉嚨,指著彼此叫罵,為題並不會因此迎刃而解。大家都有認為「自己損失最多、犧牲最大」的傾向。

如果是年邁父母必須與成人子女一起生活的情況,也請大家練習如何藉由誠實溝通以明確地劃清彼此的界線與立場。

童年時期留下的傷痕,恰似刻在小樹上的傷痕,是會如影隨形跟隨樹木成長直至死亡。父母曾對子女脫口而出具憎恨與憤怒的情緒話語,這些話極可能經由自我重新複製後,再次加諸於自己身上。P292

將父母的失敗視作反面教材,勢必能擁有較任何人都來得完善的愛。與其緊抱負面情緒不放、或傾盡全力試圖消滅,反而應該在接受截然不同的正面情緒後,自然地進行淨化,或許才是實際有用的態度。P293

永遠不要忘記「自己之所以離婚,子女絕對沒有任何責任」。恰如孩子毋須為自己的誕生負責般,同樣不需要為父母的離異負上任何責任。P296

來自父母得陰影固然是由父母造成,但揮別那道陰影與否,卻始終是自己決定可以的。P31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